孩子總是眨眼,不一定是近視,也有可能是干眼癥
1、過敏
常見為過敏性結膜炎,我國兒童過敏性結膜炎發病率高達28%【1】,并有逐年上升趨勢。由于過敏性結膜炎常反復發作,導致眼表的慢性炎癥,損傷眼表分泌蛋白的杯狀細胞,發作時眼癢揉眼也會導致瞼板腺扭曲變形,這些都容易導致干眼發生。
2、使用電子產品
正常人每分鐘眨眼是15-20次,然而當我們緊盯著屏幕工作、學習時,每分鐘眨眼次數僅為5次。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時眨眼次數減少,不完全眨眼的發生率增加,淚液蒸發速度加快,會導致各種眼部不適癥狀。
因此,有些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候,會出現眼紅、流淚的情況,用完電子產品后,也會頻繁眨眼。從長遠來看,如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,孩子眼瞼中分泌油脂的結構,即瞼板腺可能出現萎縮,干眼癥狀隨之出現,且會逐漸加重,從功能性的問題發展為器質性的問題。
3、屈光不正(近視、遠視、散光)
兒童的近視及遠視未被矯正時,容易出現視疲勞,甚至會導致眼表慢性炎癥性反應的發生,以及眨眼頻率的變化。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淚膜的穩定性。散光患兒因為角膜表面不規則,淚膜張力較大,導致淚膜不穩定。
據悉,有70%左右的干眼患者屬于脂質異常型干眼【2】,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瞼板腺功能障礙(MGD)【3】,即干眼更多不是因為“缺水”,而是“缺油”。
干眼一旦患上,絕非靠滴眼藥水就能緩解或改善癥狀。究其原因,源于淚膜分三層,每一層出現問題都可能造成干眼。干眼類型繁多,所以精準的分型診療很重要。
據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角膜及眼表學組副組長、湖北漢口愛爾眼科醫院院長曾慶延教授介紹,干眼分為5種類型,缺水型、缺油型、缺黏蛋白型、淚液動力學異常型和混合型。要判斷孩子的干眼屬于哪一種類型,進行針對性治療,需要多種檢查來確定。如常見的裂隙燈檢查、瞼板腺照相、共焦顯微鏡檢查等。
而針對較為常見的干眼類型,據干眼全球專家共識指出,強脈沖光技術可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(MGD)及其相關干眼。作為國際上較為前沿的治療技術之一,強脈沖光可顯著緩解干眼患者的癥狀和體征。
【1】光明網:《兒童視物模糊,不一定是近視,也有可能是干眼癥》
【2】干眼強脈沖光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專家組, 中國康復醫學會視覺康復專委會干眼康復專業組. 強脈沖光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及其相關干眼專家共識(2022)[J].中華實驗眼科雜志,2022,40(2): 97-103. DOI: 10.3760/cma.j.cn115989-20211015-00563.
【3】Lemp Michael A,Crews Leslie A,Bron Anthony J et al. Distribution of aqueous-deficient and evaporative dry eye in a clinic-based patient cohort: a retrospective study.[J] .Cornea, 2012, 31: 472-8.